教研计划
2011年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
发布时间:2011-05-24 19:59:17
发布者:教务处
阅读次数:2005
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属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强化信息技术运用,提高我市广大一线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同时为我市参加“2011’四川省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和“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我单位决定举办“2011年攀枝花市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方式
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属学校对本地区或学校的作品进行初评,评选出的优秀作品推荐参加全市比赛,在全市评比中选出的优秀作品将报送四川省电化教育馆参评,在全省评选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又将被报送中央电化教育馆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
二、参赛对象
全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及教育技术工作者。
三、项目设置
1.基础教育组(包括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多媒体课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学科主题社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2.中等职业教育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四、参赛要求
1.参赛作品应是与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包括CAI课件、教学辅助软件等。
2.所有参赛者必须是参赛软件的合法拥有者,已经正式出版的作品(产品)或在市级及市级以上大赛中获奖的作品不在评比之列。
3.作品须有县(区)教育局和市直属学校统一刻盘上交。光盘内一级文件夹为小学、初中、高中;二级文件夹为多媒体课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学科主题社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网络课程等;三级文件夹为每件作品名称,每件作品及其附表的电子文档单独保存在此文件夹内(光盘不能含有任何病毒)。
4.提交的作品必须是单独可运行的文件。
5.按要求认真填写附表的各项内容,表中填写的作品标题应与所报送的标题一致。作者须在“作者签名”处手写签名。
6.凡资料不全、填写不完整或不符合上述任一要求的作品将失去参评资格。
五、材料报送
1.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属学校作品须以光盘形式提交,一式二份。
2.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属学校统一填写推荐作品名单(附表二)同时提交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刻录于作品光盘内根目录下)。
3.各县(区)教育局及市直属学校填写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同时提交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刻录于作品光盘内根目录下)。
4.“推荐作品登记表”由作者亲自填写,同时提交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刻录于光盘内的该作品文件夹内)。
5. 各县(区)教育局及市直属学校组织“活动”工作情况小结(1000字以内)。
6.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属校报送软件数量:各区、县教育局各报5—10件;市直属学校各报2—3件。
7.报送时间:2011年6月20日之前,逾期不予受理。
六、作品使用
为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教师凡报名参赛即表示同意可以将品推荐给全市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欣赏观摩、学习借鉴。
联系地址:攀枝花市电化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联系人:吴翔;阳勇
电话:3364076
附件:
附件一:参赛项目说明及制作要求
附件二:参赛作品评比指标
附件三:“2011年攀枝花市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组织单位及联系人信息表
附件四:“2011年攀枝花市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推荐作品名单
附件五:参赛作品登记表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附件一:
参赛项目说明及制作要求
一、多媒体课件:是指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软件。可以针对某些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单纯的教学媒体资源不属于课件范畴。
(一)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B。
(二)报送形式:以光盘形式报送,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网页形式作品可用通用Web浏览器浏览。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课例。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和教学设计两方面内容。
(一)制作要求:需同时报送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和教学设计。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课例视频采用常用视频文件格式,大小不得超过700MB。
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
(二)报送形式:以光盘形式报送,一式2份。课后反思及教学课件等内容应一并报送。
三、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参评作品应体现网络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特性,帮助使用者进行自主探究、答疑讨论、协作学习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并能够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评价与管理。
(一)制作要求: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形式表现在网页上, 即对教案中的文本、动画、图表、视音频等做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应满足在因特网上实时运行的基本条件,如: 安全、稳定和快捷等。
(二)报送形式: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注明课程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等登录说明。
四、学科主题社区:是指学习者基于某一学科主题,基于网络开展的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活动,以促进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学习型组织。社区成员可通过BBS、聊天室、博客、SNS等交流互动工具在一个共享的虚拟空间中分享知识与经验,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参与活动,共同解决问题,建立良好而密切的关系。
特征:在社区中不仅存在学习者与媒体界面的交互,也存在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最终实现学习者新旧概念的交互。社区应提供多种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社区的管理和成员的交流,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及其检索工具,提供个别化学习方式和协作化学习方式等。
(一)制作要求:应满足在因特网上实时运行的基本条件,如: 安全、稳定和快捷等。
(二)报送形式: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提交社区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使用说明,同时推荐10篇社区中的优秀文章及回帖的网址。在网站首页上要显示注册数、文章数、回帖数和留言数。
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是指在每位学生均拥有一台数字化终端设备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参赛作品应是完整反映一节优秀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资源包。
(一)制作要求:应包括教学设计、课例录像及其解释说明、教学资源、学生作品(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和教学效果评价等。其中,课例录像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采用常用视频格式,大小不超过700MB;如果是时间较长的活动课程,则只需要几个关键环节的视频录像剪辑。如课例中有论文、学科领域专家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等也可一并报送。
(二)报送形式:以光盘形式报送。
六、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设计开发的,支持或辅助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完成特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工具类软件系统。包括课件制作工具、学生自主学习工具软件、教学平台、教育管理平台、教育教学评价系统、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等。
(一)制作要求:应具有明确的教育教学设计目标,符合教学需要和学习者特征,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应提供软件设计说明文档及使用说明文档。在目前主流的计算机环境中运行正常,满足安全、稳定和快捷的要求。应提交应用案例和使用报告。
(二)报送形式:单机版以光盘形式报送,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网络版应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注明平台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等登录说明,相关文档用电子邮件形式报送组委会。
附件二:
参赛作品评比指标
一、多媒体课件
评比指标 |
分值 |
评比要素 |
教学设计 |
30 |
教学目标、对象明确,教学策略得当;
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
有清晰的文字介绍和帮助文档。 |
内容呈现 |
25 |
内容丰富、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选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
素材选用恰当,结构合理。 |
技术运用 |
25 |
运行流畅,操作方式简便、快捷,媒体播放可控;
导航方便合理,路径可选;
新技术运用有效。 |
创新与实用 |
20 |
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推广价值。 |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评比指标 |
分值 |
评比要素 |
教学目标 |
15 |
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目标明确;
提高学生信息技能和素养。 |
教学设计 |
25 |
教学情境符合教学目标和对象的要求;
注重学科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适当采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模式。 |
教学行为 |
25 |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
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调控教学活动;
围绕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
教学效果 |
25 |
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 |
教学反思 |
10 |
有及时的反馈和课后反思。 |
三、网络课程
评比指标 |
分值 |
评比要素 |
教学设计 |
30 |
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选材适当;
教学策略合理,教学媒体选用恰当;
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
提供练习,具有学习评价与反馈功能;
教学过程完整。 |
课程内容 |
25 |
内容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课程内容体系完整;
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呈现结构合理。 |
技术运用 |
25 |
教学管理功能方便、实用;
具备良好的师生、生生交互环境;
媒体播放可控;
过程可控,导航清晰、明确。 |
创新与实用 |
20 |
立意新颖,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具有推广性。 |
四、学科主题社区
评比指标 |
分值 |
评比要素 |
教学设计 |
30 |
主题明确、目标明确、适用人群明确;
功能模块结构安排合理。 |
内容呈现 |
25 |
突出主题特征,可以体现一定的多学科交叉;
内容科学、丰富、新颖,鼓励原创;
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资源内容组织结构合理,层次与分类清楚。 |
使用效果 |
25 |
学习群体的深度参与;
具有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
技术应用 |
20 |
应用合理,注重实用;
导航清晰、准确,各项功能使用方便快捷;
页面色彩搭配合理,设计美观大方;
媒体播放可控。 |
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
评比指标 |
分值 |
评比要素 |
教学设计 |
30 |
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选择适当;
突出基于问题学习、差异化学习、师生高度交互和移动学习等特点;
教学策略合理,注重学科目标的达成、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
课程内容 |
30 |
内容科学、表述准确;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 |
技术运用 |
20 |
技术运用合理、充分、有效;
体现多种技术平台和学习资源共融的学习手段。 |
创新与实用 |
20 |
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技术探索差异化学习、基于问题学习、交互性学习、移动学习的特点;
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 |
六、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评比指标 |
分值 |
评比要素 |
设计目标 |
10 |
设计目标和使用对象定位明确。 |
结构与功能设计 |
25 |
系统结构清晰,模块化程度高,交互性强;
功能设计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
技术性能 |
25 |
采用主流技术路线,程序运行安全稳定;
操作简便快捷,导航方便合理;
新技术运用合理有效。 |
人机界面
设计 |
20 |
布局合理、重点突出、风格统一、美观大方;
,交互操作符合认知习惯;
多媒体呈现方式合理快捷。 |
创新与实用 |
20 |
设计新颖,技术实现难度大,特点鲜明;
实际教学应用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
附件三:
“2011年攀枝花市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
组织单位及联系人信息表
组织单位名称 |
| ||||
联系人 |
|
职务 |
| ||
通信地址 |
|
邮政编码 |
| ||
联系电话 |
|
手机 |
| ||
电子信箱 |
| ||||
注:1.此表仅限组织单位填写;
2.请提交电子文档(刻录到光盘中)。
test